9月25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公布了“中华文化优秀课程多语种数字化全球传播计划”经专家审核通过的团队名单。由影视与动画学院副院长许志强教授领衔,汪晓飞、赵然、伏东海、陶炳塬四位教师构成的团队成功入选该计划。团队课程聚焦蜀道文明走廊的数字化传播实践,开展跨学科资源整合与创新设计。
“中华文化优秀课程多语种数字化全球传播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一系列宣传中华文化的多语种数字化精品课程,丰富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课程资源,服务国内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以及国际社会开展中文教育。
自2025年7月启动以来,该计划共吸引全国各高校提交3200余份申报材料,最终仅有121支团队成功突围。我校教师团队的入选,是我校在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播领域的重要进展,体现了我校在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播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实践积淀与创新能力。

团队将依托许志强教授主编的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教材《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所构建的“思想+文化+技术+传播”四维框架,以及其主持的教育部跨学科课程教学创新改革虚拟教研室2025年教改项目(2025JY08)、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JG2024-0926)、四川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数智影像创作课程群”、四川省2025年高校创新性实验项目(数智影像创作全流程实验课程群)等多项省部级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借鉴登陆学习强国平台的数字人微课《数字媒体价值通鉴》的创作经验,运用萌化解构、历史关联、技术融合等方式对中华文化进行创新呈现,确保团队打造的课程内容能够成为丰富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服务全球中文传播的优质公共文化产品。
未来,团队将持续推进汉字文明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提升“数字中文”的全球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贡献“成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