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师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药学院教师沈雪博士及其实验室团队与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及韩国高丽大学化学系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26.8)发表题为"Tailoring Advanced Metal-Based Nanomedicines for Adaptable Nanodynamic Disease Therapies and Theranostics"的综述性论文。我校教师沈雪博士为该论文的末位通讯作者,成都大学为该成果的第一单位。



金属基纳米材料(Metal-Based Nanomaterials,MBNs)是纳米医学领域一个充满活力的前沿研究方向,为下一代诊断和治疗技术提供了多功能平台。其可调控的结构以及催化、光学和磁性等特性,使其能够用于各种纳米动力学疗法(Nanodynamic Therapies,NDTs),包括光动力疗法、化学动力疗法、声动力疗法、热动力疗法、压电疗法、放射动力疗法和磁动力疗法等。除了已知的肿瘤杀伤作用外,MBNs还具有强大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其作用机制包括产生活性氧、调节免疫系统和破坏生物膜等。



作者团队创新性地从机制与动态治疗方式的角度重新定义了MBNs的研究框架,将MBNs系统分类为金属纳米粒、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有机框架、二维金属纳米片、金属-酚醛网络等,重点阐述了新兴MBNs在结构设计、治疗机制和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强调了协同治疗策略及其在克服缺氧、多重耐药和免疫抑制等问题方面的作用。


论文指出,尽管MBNs在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但其临床应用仍受制于长期生物安全性、体内代谢机制和大规模生产等方面的挑战。未来研究应着重于发展设计“智能化可降解结构”——具有优异药代动力学特性的智能纳米结构,“多模态诊疗一体化策略”——将多模态成像与实时治疗反馈相结合,并确保符合监管标准。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医学交叉领域的持续创新,对于将基于MBNs的治疗平台发展成为肿瘤治疗、传染病控制和精准医学等领域的实用临床工具至关重要。


Advanced Materials由国际知名的Wiley-VCH出版社出版,是材料科学的顶级期刊之一,中科院1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26.8。该期刊发表涵盖材料科学与技术广泛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文章,近年来在药学领域的创新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关注新型功能材料在药物开发与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突破性进展,为药学与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高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TOP